新闻动态

國際廣播電台延安尋根代表團探訪 再現最初的中國建聲

國際廣播電台延安尋根代表團探訪 再現最初的中國建聲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回延安尋根代表團參觀延安新聞紀念館 雕塑呈現了老新聞工作者的工作環境 王濱斯攝

國際廣播電台延安尋根代表團探訪 再現最初的中國建聲

國際台外國專家對延安展館十分有興趣想藉此了解中國歷史與社會發展 王濱斯攝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林路、王濱斯):11月7日,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回延安尋根代表團一行參觀了延安市內延安新聞紀念館、延安革命紀念館、魯迅藝術文學院等展館,深入探尋中國社會歷史並開啟對外廣播的尋根之旅。

 代表團成員包括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副台長王雲鵬以及40多位中外籍記者、還有延安新華廣播電台技術專家傅英豪之子傅延延。在延安新聞紀念館一處展示區,一口簡陋的窯洞再現了新中國廣播最初的工作場景,這裡沒有現代廣播設備,沒有窗戶,甚至連吸音牆都是用破舊毛氈做的。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印度籍記者阿尼爾第一次來延安,從小通讀中國歷史的他對毛澤東有很深的感情,他說來到延安他感到很興奮,看到延安新聞紀念館所展出的延安新華廣播窯洞場景再現時,他由衷的說:“通過延安新華廣播,中國人民開始廣播介紹自己的文化,時光似乎還停留在上個世紀的四十年代,那時的日語廣播剛剛開始,遠沒有現在社會科技發達,當時的人們付出了巨大人力和時間去維護機械的運轉和播齣節目,這裡紀念着中國人民在最初付出的艱辛與努力。在那段革命時期里,毛澤東帶領着中國人民一起為新的中國而努力奮鬥。”

跟隨本次代表團一起來延安尋根之旅的,還有延安新華廣播電台創辦元老技術專家傅英豪之子傅延延。他的父親傅英豪當時是受周恩來的邀請到延安參與創辦延安新華廣播電台的。傅延延一邊觀看延安新聞紀念館展出的展品,一邊回憶起了父親當時在延安的故事。“前輩們條件非常艱苦,別說器材了,就連吃的用的都很缺乏,那器材就更加缺乏,器材相當寶貴,跟自己生命一樣,有的時候比自己生命都重要。像我父親有一次,他們那個時候電子管(用於擴音的設備)用了很長時間后,損壞了,我父親就特別悲傷,他就抱着管子,像抱着小孩兒一樣。他就拿那個設備當自己的生命。我看了我父親的錄音和寫的回憶錄,我自己覺得非常感動,我覺得那個時候是多麼的艱苦。”

這次尋根之旅還帶給很多年輕的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員工很多感觸。今年剛入台的大學生韓春苗與我們分享了她的參觀感受。“作為一名剛剛從業的新聞工作者,今天參觀了延安新聞紀念館后,覺得很激動,我們的國際廣播事業在如此艱難困苦的條件下創辦起來,我想我要用奇迹這個詞來形容。我們廣播事業現在已經走過70年了,國際台已經發展成為現代綜合新型一流媒體,我作為國際台的新力量,一定要繼承發揚延安精神。”

8日,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將在延安舉行尋根紀念活動,學習並弘揚先輩的優秀傳統。

相关的文章

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