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夜裡,噪音強度立刻加倍,司機按一下喇叭,睡得再香也能給吵醒!”一棟距高速路輔路不足50米的居民樓,夜間噪音值為76.1分貝,遠高於55分貝的國家標準。近日,市政協委員唐俊傑和北京晨報記者,對八達嶺高速上清橋至小營橋路段周邊居民區進行調查,發現居民對於高速路噪音問題反映強烈,紛紛呼籲儘快加裝隔聲屏。
記 者 探 訪
住宅距高速輔路50米
昨天下午,八達嶺高速清河橋附近一小區,業主王女士正在家中看電視。她家的陽台朝向高速路,窗戶緊緊關着。“今天天氣還不錯,可就是不敢開窗換氣,噪音太大。”王女士說著打開了兩扇窗戶,汽車馬達轟鳴聲伴隨着暖風一齊湧入,電視機的聲音都被噪音淹沒了。“您看電視都沒法看了。”
王女士說,目前天氣不算太熱,關着窗戶影響不大。可到了夏天也不能開窗,只能靠空調和電扇降溫了。記者看到,王女士家距離高速輔路大約50米左右,其間有一個街心花園相隔,花園裡種有一些樹木。據王女士介紹,幾年前剛入住時噪音並不像現在這樣明顯,這兩年是一年比一年嚴重。低層住戶有樹木遮擋,噪音好一些,可像她家這樣的高層住戶真是苦不堪言。
一聲喇叭攪黃美夢
記者看到,清河橋兩側有三個小區,距離高速路最遠的大約200米左右。高速路上車流洶湧,汽車馬達、喇叭鳴叫聲不絕,各種噪音籠罩着周邊小區。
據附近小區居民介紹,白天的噪音還可以忍受,關鍵是到了晚上,各種大貨車駛上高速,噪音強度立刻加倍。“夜深人靜的時候,大貨車的轟鳴聲聽得特別清楚。”一位居民說,要是趕上超車,有司機按一下喇叭,睡得再香也能給吵醒了。
一房產中介公司工作人員表示,現在到清河橋附近幾個小區租房或買房的客戶,都會提前聲明不要靠近高速路的房子。
物 業 反 饋
隔聲玻璃難擋噪音
清河橋東側一小區物業負責人張女士告訴記者,從2008年開始,反映高速路噪音擾民的業主越來越多。近日,物業方面還特別針對臨近高速路一面的住戶進行了一次調查。接受調查的130多戶居民都反映,日益嚴重的高速路噪音已影響到生活。
據張女士介紹,在小區建設之初,開發商已經考慮到高速路可能產生的噪音,給所有住戶安裝的都是加厚的隔聲玻璃。當時環保局經過檢測后,確認室內噪音不高於國家標準。但有一點讓人始料不及,北京車輛增速過於迅猛,八達嶺高速的車流量越來越大。“已經安裝了最厚的玻璃,可噪音還是超標。”
晝夜噪音均超國標
北京市環保局對該小區最近一次噪音檢測結果顯示,小區居民樓為28層建築,面向道路建設,距高速路輔路不足50米,其監測值白天為75.3分貝,夜間為76.1分貝,均超過了國家聲環境質量標準。根據國家聲環境質量標準,道路兩側的敏感建築物所處聲環境白天應低於70分貝,夜間應低於55分貝。經現場勘察,開發商已按照要求對小區臨路一側的住戶安裝了隔聲窗,交通噪音有所緩解。
張女士表示,目前向物業投訴車輛噪音問題的業主越來越多,有業主甚至提出應減免物業費來補償受到的影響,讓物業方面很是為難。“希望有關部門能為我們提供幫助,緩解高速路噪音對居民的影響。”
委 員 調 查
高速噪音影響幸福指數
市政協委員唐俊傑,先後多次到清河橋附近的小區進行考察,並向市環保局反映情況。
唐俊傑和部分居民曾經對八達嶺高速路上清橋至小營橋路段主輔路雙向車流量進行過測試,某日白天9點20分,每分鐘過往此路段的機動車達350輛左右,往來的機動車產生的共鳴噪音令道路兩側居住的小區居民難以忍受;晚上車流量稍減,但大型貨車增多,轟鳴聲加上鳴笛聲,噪音遠遠高於白天;即使是夏季,令人煩惱的噪音使小區的居民不敢開窗通風。高速路上川流不息的機動車產生的噪音,成為高速路兩側住宅小區的最大擾民問題。
唐俊傑表示,高速路噪音擾民問題已經影響市民的幸福指數。
【委員建議】
制定高速路沿線噪音控制標準
對於高速路噪音擾民問題,唐俊傑提出三點建議。
建議一:政府要高度重視,相關部門協調實地勘察,監測噪音數據,研究制定有效的隔音降噪措施並督促實施。
建議二:在高速路通過密集居民區路段上均應安裝隔音降噪裝置,可以採用水泥木屑吸聲板、聲屏障透明隔音板、泡沫鋁聲屏障等隔音降噪裝置,把噪音降到最小,保障沿線居民的生存權利。
建議三:研究制定高速路沿線噪音控制標準,建議住宅小區晝夜噪音應低於環境法定標準,距高速路100米內不得建設任何住宅小區,規劃部門、環保部門在審批建設時嚴格控制,以防止噪音擾民。
唐俊傑表示,由於高速路擾民已經成為社會突出問題,希望相關部門要特別關注。關於加裝高速路隔聲屏的投資問題,存在高速公路管理部門和小區開發商相互推諉的情況。究竟該由誰出錢呢?唐俊傑認為,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環保部門應對高速路兩側住宅密集的區域進行全面的噪音監測,並將結果報送市政府,協調具體可行性的解決方案,將高速路隔音降噪列入為百姓辦實事工程,還市民一個人文、綠色的生存環境。
【部門回復】
市環保局:暫不具備安裝隔聲屏條件
市環保局工作人員經過現場調查后,向唐俊傑委員表示,由於當初設計原因,八達嶺高速上清橋至小營橋路段暫時不具備安裝隔聲屏條件。
據市環保局介紹,新建高速路項目均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的要求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道路建設單位要按照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和環保部門審批文件中提出的要求同步實施相關降噪緩解措施。關於降噪措施的具體方案有隔聲屏障、隔聲窗等,應經技術部門充分調研、預測和論證后提出,對於以低層住宅等噪音敏感建築物為主且距離道路較近、道路形式為高架段的情況,結合城市景觀要求,一般採用隔聲屏障的降噪措施。
對於高速路項目,在提出線位選擇時應盡量避開住宅或實施必要的拆遷,以實現必要的噪音防護距離;對於住宅項目,要求開發商在確定建築選址時,主要由規劃部門要求退出紅線一定距離,以留出必要的噪音防護範圍。
目前交通噪音污染已成為大城市的通病,即使國外發達國家也無法達到聲環境白天低於70分貝,夜間低於55分貝的標準。因此,根據高速路車流量較大,車速較快以及防治措施效果有限的實際情況,在實際工作中通常要求建設單位盡最大努力緩解噪音污染。
北京晨報記者 王歧豐/文 李木易攝